酒泉市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据甘肃省政府网站消息,丝路古道,风机似白色森林,蔚为壮观;光伏发电板像蓝色海洋,熠熠生辉。祁连山下,农业、文旅、商贸各项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的基础更加牢固、动能更加强劲;讨赖河畔,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十四五”以来,酒泉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9%,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7.1%提高至7.7%;年税收收入从21.4亿元增长到34.3亿元,年均增长17%,经济发展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酒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1.8亿元,增长8.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连续16个季度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奖或进步奖。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件件鲜活事例,是酒泉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工业强市”步履铿锵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2022年3月20日,甘肃酒泉瓜州宝丰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开工。如今,宝丰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一期实现量产。这一项目的成功落地对酒泉市完善光伏产业链、建设全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区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7月17日,酒泉智唯新能源有限公司瓜州小宛1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工,标志着酒泉市“十四五”第三批首个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

与此同时,玉门油田光伏制氢项目建成投产,绿电认证有序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绿证实现零的突破,浙江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智汇格林一体化示范项目顺利推进……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

近年来,酒泉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攻坚战,持续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已建成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国家5个“光热+”示范项目在酒泉布局,共有发电企业181家。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040万千瓦,占全省装机规模比重的51.34%,在全国地级市位居第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倍速发展,风、光、热、储、氢、网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逐步建成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配套能力最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酒泉经开区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规上工业企业达417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酒泉市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形成“一个产业、一本图谱、一个指引、一张清单”的招商作战模式。兰洽会、中博会等节会招商成果丰硕,引进“三个50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1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2个。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和续建签约额5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706个,引进到位资金561.9亿元,增长54.6%,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增量及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坚持引进与服务并重。酒泉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企业家日”等制度,“高效办成一件事”入选2024年第七届政务服务博览会创新优秀案例,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全省第一。

精准招商成果丰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这为酒泉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秋9月,从肃州区铧尖镇出发一路向东,来到距离镇区最远的漫水滩村,一栋栋新建房屋美观实用,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高兴地谈论着幸福生活。

大彩电、双开门冰箱、太阳能热水器……住进88平方米的新房,今年68岁的村民郭永学在高兴之余,对于乔迁新居的美好生活很满足,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过去,我们村很落后。在新农村建设中,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酒泉市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设高标准农田22.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102万亩,全面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深入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推进标准化制种基地建设,制种面积达到74.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9.5万亩,酒泉市被确定为国家“农高区”全省唯一创建主体。深入开展“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落实农房改造任务7907户,启动建设24个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长7.2%,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全省第一。

生态环境向“绿”而行 文旅融合大放异彩

时值金秋,秋高气爽,戈壁绿洲云淡风轻,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酒泉市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辖区内祁连山国家公园面积占全省片区面积近半,是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酒泉市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下功夫整治突出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在金塔县大漠农林生态产业股份公司种植基地,梭梭长势繁茂,苁蓉花美丽绽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玉门新市区环城林带将城区紧紧环抱,为城市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今年以来,酒泉市完成人工造林、封滩育林26.7万亩,综合治理沙化土地65.9万亩,完成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63.42万亩,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生态治沙、全民防沙不断取得新进展。

在酒泉城区,洒水车定时作业;建筑工地严格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这些细微之处的改变,有效提高了全市空气质量。今年以来,酒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8天,地表水和饮用水达标率均为100%。

同时,酒泉市持续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着力构建水网主骨架,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障供水安全能力有效提升。今年上半年,8个城镇和10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完成规范化建设,肃州区、金塔县、敦煌市、瓜州县实现“双水源”供水。

在山河壮丽的酒泉大地,文旅产业乘“风”而起,为河西走廊增添了无限活力。

9月21日,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开幕。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已成功举办7届,通过精心策划敦煌论坛、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文化、经济成果。

今年以来,酒泉市大力推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积极探索文旅新模式、新场景、新业态,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消费体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深度发展之路。

“酒美泉香·酒泉诗会”、千人走戈壁国际商界精英挑战赛等文体赛事活动异彩纷呈;鸣沙山月牙泉万人星空演唱会、肃北雪域“村BA”等文旅品牌登上网络热榜;“中国诗词大会”融媒体节目“酒泉·边塞诗会”在西汉酒泉胜迹成功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文化点评嘉宾及往季冠军和明星选手以诗词的方式梳理酒泉优秀传统文化脉络,与全国网友共赴一场“古今飞天·圆梦酒泉”的边塞诗词盛宴。

今年1月至8月,酒泉市累计接待游客4512.9万人次,同比增长39%;实现旅游花费342亿元,同比增长47%。

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建设保障性住房、深化教育改革、健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扩大就业……一系列实实在在民生举措的落地实施,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酒泉市不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今年1月至7月全市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

——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市十幼、酒师附小分校等4所幼儿园、小学建成投运,中考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加快实施,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投入运营,“酒泉检查—上海诊断—酒泉治疗”模式全面推行,26项技术填补了河西地区医疗技术空白,患者就诊外转率下降26.2%,7个县(市、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部进入省级考核前列,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760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7.05万人;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户籍人口参保覆盖率达98.2%。

——推进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城市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功能54项,工作经验在全国人社工作会上交流。

——深入实施“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全面落实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保障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375项,群众美好生活品质成色更足。

酒泉市还全力推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不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重点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巩固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6.1%和28.7%,刑事案件和电诈案件破案率均排名全省第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稳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4.32%,东西部协作社会治理与发展大会在肃州区召开,玉门市诉调对接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奋进酒泉,步履铿锵。全方位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酒泉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

当前,酒泉市主动扛起“率先发展、勇作标兵,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酒泉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1246”发展思路,积极作为、精准施策,集中力量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全力以赴强基础、稳全局、促增长,中国式现代化酒泉实践的基础更加牢固、动能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