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甘肃省工信厅消息,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我省近3年大力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发展。截至2022年底,通过“三化”改造,我省石化、冶金、有色三个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煤炭、建材、火电、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传统产业发展质量在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阶段性成效明显
近3年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协同推进,我省“三化”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以来,实施“三化”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0亿元。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51家,绿色设计产品13种,绿色园区6家,绿色供应链1家;省级绿色工厂104家,绿色设计产品16种,绿色园区5家,绿色供应链3家;认定节水型企业40家;累计培育认定省级智能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3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体系和应用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累计建成5G基站31580个,基本实现市州、县区、重点工业园区5G网络全覆盖。
标杆企业不断涌现
“三化”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各行业重点企业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主动摸清“家底”,对标对表优秀案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示范标杆企业、项目和产业集聚区。酒钢集团西沟矿“5G+智慧矿山建设”项目,获得2020年第三届“绽放杯”智慧矿山赛道比赛矿山赛道全国一等奖和总决赛优秀奖、2022年第五届“绽放杯”智慧矿山赛道比赛矿山赛道全国一等奖。兰石集团石油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金川集团人机协同作业、海林中科精准配送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酒钢集团7号高炉优化升级项目实施后,一代炉龄达到15年以上,达产达标后可日产生铁5750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3%,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长寿、环保目标,总体工艺装备水平将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肃南西沟矿5G场景应用智能绿色矿山项目建设投入运行,劳动生产率提升33.3%,工序能耗降低14.12%,采矿综合成本降低19.55%,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和职业病风险。大禹节水集团率先在全国实施精量灌溉装备智能制造新模式,通过实施数字化联网改造,创建了全国首个“人机物数”有机合一、联动同步、快速响应和安全稳定的灌溉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立了全流程、全覆盖、全方位一体化的智慧工业云服务体系。白银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老湿法系统电气装备升级及控制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后,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因操作原因造成的非计划停车次数下降50%以上,岗位人员减少15%。兰石集团自主开发建设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兰石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服务云体系。金川集团建成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对二矿区、选矿厂、铜业公司、镍冶炼厂及兰州科技园等二级单位主要生产流程的工业控制系统及其网络节点设备进行有效防护,实时监测、探测工控网络安全状况。
数字化车间降本增效
企业通过实施“三化”改造项目,建设数字化车间,提高了生产设备自动化率,降低人工成本,实现产品自动化生产、装配和检测,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建立企业私有云,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设备联动,协同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如通过实施“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大中型高效智能化电机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降低产品的研发成本、人工成本、设备运行成本,提高电机制造的装备能效水平和能效管理水平,降低能源使用;通过实施“基于企业私有云平台的信息化及智能制造系统项目”,使库存资金占用减少15%,库存盘点误差率降低到1%—2%,减少生产短缺件60%—80%,采购费用下降5%,车间成品的积压减少20%—30%,缩短企业产品研发周期约30%。
目前,省工信厅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实施“三化”改造行动,继续将“三化”改造作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抓手,落实细化各项措施。围绕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要点,逐项对标对表,分解细化落实,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6%以上,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2%以上。谋划实施重点项目300项以上,2023年计划投资200亿元以上。高端化方面,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更高附加值和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组织研发工业新产品100项以上,新工艺、新技术300项以上,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200项以上。智能化方面,推广5G技术垂直应用,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提高到30%;引导智能化改造,新认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个,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绿色化方面,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培育创建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载体3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