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俄贸易若想持续增长需增加相互投资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黑龙江大学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徐坡岭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俄贸易额若想持续增长,双方需要增加相互投资,通过投资带动生产资料流动。

据中国海关总署1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35.8%,达到1468.87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675.65亿美元,增长33.8%;中国自俄进口793.22亿美元,增长37.5%。

徐坡岭指出,从中国海关的统计来看,2021年中俄贸易额1468.87亿美元与2020年的1077.7亿美元比较确实增幅很大,达到35.8%,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按照这个增长速度持续下去,到2024年实现两国领导人定下的愿景目标,即2000亿美元肯定没问题。但需要注意,2021年的贸易额数据有其特殊的一面,不能仅看数据就盲目乐观。

他称,尽管今年的贸易额同比增长了三分之一以上,但实物贸易仅增加了不到6%,这说明增长主要来自价格上涨因素。在疫情的背景下,增长6%也是一个不错的数字。从贸易结构上来说,有可喜的变化,那就是原材料比重有所下降,像木材加工产品增加比较明显。但从整体结构来看,能源和原材料的比例还有70%以上。如果2022年大宗商品继续涨价,能源价格继续高企,那么贸易额可能还要更高。

他补充道,今年贸易额大幅增加除了能源价格上涨之外,还与下半年中国出现电荒有关。当时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应中方的请求紧急增加了对华能源出口。根据俄方的数据,11月份之后,天然气每天的供应量比协议量高出30%。此外,俄罗斯承建的核电站也于今年陆续开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中俄的双边贸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