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中国社科院22日发布报告,武汉市在2020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中排名第9位。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教授列举了几个原因,解释武汉为何能够在经历新冠肺炎病毒在全世界首次爆发后仍然得以入围中国综合经济竞争力10强城市榜单。
报告显示,2020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和无锡。与去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三强城市没有变化,仍然是深圳、香港和上海,而且5年前深圳、香港和上海就占据着三强席位。同时发布的2020年中国可持续竞争力排名显示,前10强依次是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南京、青岛和武汉。
但不应该忘记,当大家谈到综合经济竞争力时,除了纯粹的经济实力和对国家GDP的贡献外,在很大程度上指的还可能是城市的“软实力”有多强、城市的整体文化创造力——城市在国家外交中的作用、城市的总体教育水平、城市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以及城市文化名人在世界的知名度等等。正因如此,王国华首先注意到了武汉的这些特点。从这些方面来看,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很难被瘟疫、洪水、兵燹等灾难所摧毁的。
虽然武汉仍在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但城市几乎回到了从前的运转状态中。
“我感觉武汉现在是松严结合,既放开了,又在管控。武汉全部都正常开放,包括电影院,但是这些开放都是在疫情防控下的开放。大学生实施封闭管理,进出商场需要量体温,购买特殊药物要实名登记。口罩的话,大家都还是戴着,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武汉市民陶女士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武汉机场逐步恢复服务国际航班,市内交通早在4月份就已经恢复。2020年一季度大幅下降的GDP已经逐步恢复到了去年的指标。一些居民根本没有注意到,到底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
“武汉非常安全,大家都戴口罩,”——武汉市民于女士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全部正常,进商场和公交等公共场合还需戴下口罩,”——李女士告诉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王国华教授指出,武汉没能入围最具竞争力城市榜单前几名,甚至排名略微下降,存在相当多的原因——武汉曾在2018年综合经济竞争力10强城市榜单中占据第8位。疫情在这里远非关键因素。
“今天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仍然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原因有三:第一,武汉不是移民城市,相对缺少活力;第二,从产业的业态和分布来看,武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研究机构)未能在现代工业制造与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现代产业制度安排,比如,知识产权保护、R&D(研发)的体制化、自由从事商业活动,根据市场安排确定价格,企业成为经营主体和创新主体等等等等。;第三,疫情过后,武汉暂未有新的产业举措和模式落地。因此,总体来看,北上广深由于城市的政策的创新能力较强,市民与外国人的交往程度很深,它们仍然是内地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国外的优秀公司,尤其是有思想、有影响力的公司在北上广深也比较多,”——王国华说。
武汉的经济活力很早前就已经恢复。9月当地海关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一倍多。今年二季度,武汉的科技制造和医疗行业的指标也比去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