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管”出三大优良营商环境

据重庆市政府网站消息,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环境,是优良营商环境的基础。

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我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中,把服务融于管理和监督中,大胆地创新,“管”出了三大优良营商好环境。

一、“管”出知识产权保护运营好环境

随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的重要性日趋明显。

在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上,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协作,完善了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牵头组织成立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与重庆知识产权法庭签署《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合作机制框架协议》,建立起知识产纠纷诉调对接平台,2021年共接收案件6045件,占全市知识产权司法案件总量的20%。

在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模式上,江北搭建了全市首家综合服务平台——江北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检索、评估、分析、展示、交易、政务服务等。截至目前,这一平台已累计发布项目和服务交易供需信息近2万条,提供知识产权服务700余件次,促成专利交易40件。江北区还动员区内技术研发、科技服务、金融资本等多个行业领域的10余家企业加入联盟,建成西部(重庆)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常态化举办中科院高质量专利在渝转化与运营对接会,共吸引700余家企业到场,征集高校院所高质量专利2981件,促成200余项合作意向,完成6项项目现场签约,有效推动知识产权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在以知识产权金融促进价值实现上,江北区还在全市率先设立了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2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使专利质押实现“零突破”,今年以来,区内已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500万元;同时,卓昇公司利用区知识产权及金融科技资金,组建了“重庆市江北区中科先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已完成2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投资。

二、“管”出市场公平竞争好秩序

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江北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牵头构建重庆市市场竞争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围绕制定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市场公平开放、市场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量化考察影响市场竞争环境的各项因素。今年2月,首份《重庆市江北区市场竞争状况评估报告》正式出炉,对江北区市场竞争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多维度彰显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积极作用。

在“管”好市场竞争秩序中,江北区以公平竞争审查为重点,出台《江北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公平竞争审查对象、准确把握公平竞争审查标准、严格履行公平竞争审查程序。同时,建立起投诉举报回应机制,完善“双审查”工作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融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从机制上、程序上防范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出台。

三、“管”出实体经济发展好动力

“在江北经营个小店也很舒心!” 江北区太空舱胶囊旅馆的店主甘立斌说,市场监管部门和街道等全力帮助他解决了资金、场地等难题。如今,他的小旅馆已有30多张床位,年收入上10万元。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监管的重要群体,但我们的管更多是融入到了服务中,为实体解决经营难题中。”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川说。

今年,江北区出台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政策措施33条,并由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牵头,举办了首届“送服务办实事促发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收集到个体工商户在税收、融资、物流、生产、经营等方面问题诉求124个,并逐一解决;同时,把相关扶持政策送到个体工商户中,帮助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享受到政策扶持,稳定经营。

与此同时,江北区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了《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措施》23条,走进园区、商场、市场等商户集群地,围绕优质供给、标准创新、技术支撑、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企业帮扶;并联合相关部门,帮助120家特色餐饮单位进行宣传推广。

在监管上,强化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以减轻企业负担。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及特别困难的行业和市场主体,实施了包容审慎监管。自2021年以来,已累计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案件数百件,使监管做到既有“温度”,也有“力度”。

江北区以服务为主的“管”,管出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好动力。今年1月-9月,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19661户,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