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以来朝阳新设外资企业2481家

据北京市政府网站消息,从朝阳区商务局获悉,“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481家、占全市28.1%;落地“两区”外资项目增至406个,总量位居全市前列;实际利用外资180.9亿美元,占全市30.8%。

朝阳区作为北京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是北京高标准推动“两区”建设的排头兵。近年来,朝阳区持续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国际经贸“新枢纽”,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等一批试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4项面向全国全市推广,数量全市第一,150余项开放改革试点举措实现落地。在金融、电信、文化等领域,朝阳区进一步落地外资准入准营开放政策,渣打证券、安顾方胜、宝马中国、德电中国、英皇电影等一批企业先后基于开放政策新设项目或者实现了业务拓展。此外,朝阳区还在对标CPTP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规则上加快探索,支持区内企业慧贸天下打造我国与DEPA成员国之间首单全环节贸易数字化实单,开拓了国际贸易新范式。“两区”建设以来,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26万亿元、占全市总量45.3%。

借助国际化区位优势,朝阳区持续以全球化招商网络构建国际资源“引力场”。近年来,朝阳区常态化组团赴中东、英国、法国、德国等境外进行招商引资,与重点招商目标企业代表座谈,达成金融投资、商业贸易、科技创新、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多项合作。朝阳区还持续深化国际商协会的沟通联络,联合中国欧盟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等国际商会组织开展“两区”会客厅、外资圆桌会议等专题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助力外资企业长足发展。

朝阳区以各类重大展会及推介活动为契机,先后承办全市“亲密伙伴”人才、数字经济等主题专场政策推介活动,举办北京CBD论坛、服贸会“魅力朝阳之夜”主题活动和进博会朝阳主题交流活动,以及北京中阿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中外氢能产业链投资合作交流会等高规格国际化经贸交流活动,展示区域营商环境和投资机会。对全球资源的高效利用,构筑朝阳区对全球优质企业的强大“磁吸力”。截至目前,朝阳区建成8家全球招商联络站。“两区”建设以来,累计招引项目4473个,落地2644个,预计投入资金5697.8亿元,落地外资项目数全市第一。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优质企业纷至沓来,离不开朝阳区持续优化的营商沃土。近年来,朝阳区持续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以便利化政策和服务打造企业发展“新舞台”。依托区级产业政策体系,制定并出台《朝阳区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对总部经济、新设外企、增资扩股、金融、文化、研发类等外资机构提供支持和奖励。除保持对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政策支持外,朝阳区还积极推动修订区级总部政策,从存量总部企业能级提升、推动特色化发展、发展功能性总部等方面明确各类总部企业的奖励政策。同时,加强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的服务,落实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和外资企业“闭环式”诉求响应机制。“两区”建设以来,4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获认定,数量累计达到173家,占全市七成,规模全市第一。2025年1至8月,全区新设外资企业357家,同比增长19.0%,实际使用外资13.7亿美元,同比增长0.3%,两项指标均居各区首位。

下一步,朝阳将从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等方面加大对外资企业和总部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积极推动朝阳区开放型经济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吸引更多外资外贸、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来朝阳落地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