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政府网站消息,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的“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资源推介活动”,日前在海淀区砖窑里公共文化艺术综合体举办。活动现场为2025年新评定的11家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授牌,至此本市形成涵盖三批共30家示范点的工业旅游矩阵。
工业旅游是对生产过程、遗址风貌、品牌文化等资源系统整合开发,为公众提供观光游览、消费体验和科普教育等多样化服务的新型旅游形态。2025年,本市新评定的11家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包括位于海淀区的小米科技园、位于经开区的机器人大世界等。
目前,本市已评定三批共30家市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其中798艺术区、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形成了涵盖传统工艺、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等多类型的工业旅游资源体系。
接下来,本市将把工业旅游发展成果纳入“十五五”规划,持续优化工业旅游产品供给,加强资源对接与市场推广,鼓励工业旅游与文创、科技、教育、乡村旅游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推介活动,重点呈现了工业旅游的多元业态与深度体验。从传统技艺传承到智能制造展示,从工业遗存焕新到科技文化融合,各工业旅游示范点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产业特色和互动体验,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选择。
例如,北京市珐琅厂作为景泰蓝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展示了600多年历史的非遗技艺;首钢石景山工业文化景区将百年钢铁工业遗存转化为集观光、休闲、文创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爱慕时尚工厂通过“智能制造+文化体验”模式,打造沉浸式工业旅游新场景。
此外,二七厂1897科创城、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北冰洋义利园区等一批由老旧厂房转型而来的文创园区,也在保留工业风貌的基础上,注入文化、艺术、科技等新元素,成为市民休闲打卡和青少年研学实践的热门场所。
本次活动的举办,是对《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积极落实。该方案提出,加力开发工业旅游资源,突出“超级工厂、时尚前沿、城市复兴、工匠传承和工业记忆”五大主题,编制发布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业旅游名录图谱。到2027年,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工业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