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加速打造全球科创枢纽

据北京市政府网站消息,区内企业携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常设展;“亦庄智慧”闪耀重大成果发布;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地……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北京经开区,展现出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提速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全球科创枢纽的阶段性成果。亦庄的“创新密码”,正是一流的营商环境与创新生态,托举着企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做强产业生态圈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常设展的人形机器人展区,人形机器人“天工”迈着稳健的步伐行走,时而举起手打招呼,灵活的动作收获了参观者由衷的赞叹。此外,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即将发布的“天工2.0”机器人,也在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首次对外亮相。

“天工”所代表的,正是北京经开区加快打造机器人产业高地的最新成果。在具身智能方面,北京经开区已集聚了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具身智能及智能制造生态企业300余家,打造了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物流机器人——“1+6”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覆盖核心零部件、整机到应用场景的具身智能产业链体系,是北京市重要的具身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把握产业发展黄金期,北京经开区布局了25万平方米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支持百亿机器人产业基金落地,推动机器人率先赋能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等重点领域。前不久,北京经开区还发布了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明确在两年内释放超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其中超千台为人形机器人需求,建设九大标杆应用场景,加速机器人落地应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走进经开区的企业、医院、学校等场所,以AI技术为城市带来“新机”。

不仅如此,在生物医药领域,经开区围绕建设全球“新药智造”产业高地目标,将出台产业政策2.0版,并加快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汽车领域,规划建设北京亦庄·汽车智造创新城,出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放眼更广范围,北京经开区正持续筑牢产业生态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筑牢发展优势根基。

做优营商“软环境”

“总投资2.6亿元,预计今年四季度可以完成设备导入,2026年将实现量产,投产后年产能可达到4万台!”在2025年“投资北京”大会上,北京星川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地北京经开区。

从2025年1月份注册成立到此次新项目落地,北京星川接连为北京经开区投下“信任票”。高效的企业服务是其看重经开区的重要原因。正如北京星川董事长刘强所说:“在落地过程中,经开区高端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局、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相关政策、生产场所,还在审批方面提供支持。最终,从2024年10月意向落地经开区算起,我们仅用不到三个月便顺利完成了注册。”

优化营商“软环境”,筑牢发展“硬支撑”。为加快引聚全球创新资源,北京经开区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持续完善“科技产业统筹部门+产业局+产业专班+平台公司+要素支撑”工作机制,打造高水平专业化产业组织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推出“证照0号管家”智能应用品牌,率先在北京市开展“四个免于提交”改革;形成了“产业升级基金+专项子基金(科创基金、人才基金、种子基金等)+市场化子基金”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基金生态……

高效、便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创新成果落地扎根提供着沃土与养分。2025年1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成果转化重点项目——百邑无忧疫苗产业化基地一期在经开区正式竣工,项目计划建设产能为每年1000万剂,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高达20亿元。公司董事长严文华表示:“经开区的政策体系,为企业研发投入解除后顾之忧,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同时,‘三城一区’有关政策还提供了人才引进、住房补贴、教育资源等保障措施,吸引了大量高精尖的生物医药人才落户北京,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做活创新“生力军”

如今,北京经开区创新主体迎势而为,技术成果愈发亮眼。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不仅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参与了多项重大成果发布,医疗器械、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产品亮相,也在国际化平台上持续擦亮着“亦庄智造”名片。

创新的基因,已经融入经开区的发展血脉。在经开区,一家家领军企业正加码投资。绿传科技将在经开区新建约1万平方米的高端产品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2.5亿元,建设传动系统及动力域控制器自动化生产线和试验中心。阿斯利康将在京投资25亿美元,在经开区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以及高标准产业化项目。

一个个前沿技术产品正开花结果。2025年一季度,北京经开区两款一类新药、三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占全市同期获批总量的62.5%,其中包括全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药物——铂生生物研发的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国内首个获批全人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适应症的抗PD-1单抗——神州细胞的菲诺利单抗注射液。日前,谷神星一号遥十、遥十七接连发射,实现“五天两连胜”,已成为民营航天领域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商业运载火箭。

当前,北京经开区正加快构建国际一流高端产业综合新城,在从产业高地到科创枢纽的进阶之路上,经开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用更加精准的支持体系,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点堵点,让实验室的智慧火花真正照亮产业升级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