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据北京市政府网站消息,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7月28日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700多年来,这条北京城的“脊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申遗12年,“北京经验”终于亮相世界舞台,交出一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人答卷。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遗产区占地589公顷,缓冲区占地4542公顷。这条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15个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

“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至今仍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说,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了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的高度评价,“无愧世界文化遗产之名。”

这条古今交融的城市轴线,拓宽了很多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凸显了北京在世界著名古都中的突出地位,彰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以及“中”“和”哲学思想,对世界城市规划史、建设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聚焦这条壮美轴线,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和管理水平。

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百项文物保护修缮计划”启动,中轴线上,天坛、景山、社稷坛、太庙、钟鼓楼、正阳门等重要文物建筑得到系统保护。

2017年,“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同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中轴线申遗专项工作组成立,申遗工作进入快车道。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于平说,得益于机制创新,文物、住建、规划、发改等相关部门全部联动起来。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等文件出台,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在疏解、修缮、环境整治中,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格局逐步复原、历史风貌生动再现,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中国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点赞。“以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义深远。对历代人而言,这条宏伟的城市轴线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一位来自赞比亚共和国的遗产专家说。

12年努力,申遗圆梦。北京中轴线是活态的遗产,她属于当下,属于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

2023年底,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出台,明确所有公众都有保护北京中轴线的责任和义务。2024年年初,首批30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上岗,为文物保护部门在专业监督管理服务方面提供有益补充。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出中轴线主题展览、综艺节目、文创比赛等活动,让公众全面感受中轴文化的独特魅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已连续举办4届,累计收到19万余件作品,吸引41万人次参与,参赛选手年龄最小的为3.5岁,最大的为86岁,文化遗产以时尚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让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表示,申遗成功是一个更高水平的起点,意味着中国向全世界庄严承诺,“我们将共同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这条轴线和其所根植的城市肌理保护好、管理好。”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褚建好透露,近年来颁布的政策法规,建立的智库和遗产保护体系,将持续发挥作用,“我们聘请文物遗产、法律、文化旅游、数字科技等7个领域的200多名专家组成专家智库,进一步推动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利用、展示。”

北京中轴线正生机勃发,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