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商务局消息,今年1至5月,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两区”建设实现了项目入库数量和政策功能创新的双增长:累计入库项目75个,同比增长92.3%;向市“两区”办新申报4项最佳实践案例,一批政策功能得到拓展。
累计入库项目75个 特色产业加速集聚
今年,易能新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晋裕丰禄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广众能源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落地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进一步发挥产业聚集的“磁石效应”,成为顺义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易能新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3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由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致力于开拓国内外清洁能源、绿色物流及碳资产认证等业务,在光伏、风电、综合能源等领域进行项目开发、建设与资产运营管理,推动物流行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助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晋裕丰禄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4月17日,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企业管理咨询、会议及展览服务、货物进出口、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等,助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商务服务业发展。
统计显示,今年截至5月底,园区“两区”入库项目75个,同比增长92.3%;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00亿元,预计形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25%。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或取得实质进展,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注册,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入区,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丰富了临空产业体系内涵。
新申报4项最佳实践案例 政策功能持续创新
去年,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在全国、全市推广案例各1个。今年,园区政策功能持续创新,截至5月底向市“两区”办新申报4项最佳实践案例,一批政策功能得到拓展:获批了北京首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扩大了第五航权安排,打通了中欧货运新通道;批复了首家保税维修项目,助力综保区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升级;Ameco148台发动机借助综保区通关维修,保税非保税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机制逐步完善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今年,园区建立了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协同发展调度会机制,进一步深化了临空经济区、五镇一街“两区”建设融合发展。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已经通过了中期评估;完成口岸区域卡口智能化改造,助力“双枢纽”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提升;中检院进口生物制品批签发受理窗口、北检所绿通窗口启动试运营,创新了服务模式、提升了医药产品通关效率;承接了北京工作居住证审批权和人才引进受理权,实现了人才引进领域园区事项就近办理、精准服务。
下一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将按照“两区”建设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综保区、自贸区、临空经济区三区叠加优势,加大政策功能创新,深化“保税+消费”创新试点,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促进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