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发展未来产业 《报告》建议两江新区这么干

据重庆市政府网站消息,11月27日,重庆智库两江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公布《两江新区统筹布局“十五五”未来产业智库洞察报告》(下称《报告》),聚焦政策供给、产业创新、企业培育等多个维度,对两江新区“十五五”时期未来产业布局进行规划梳理。

《报告》表示,未来产业是“十五五”时期我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具备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等发展特点。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两江新区需优先做好未来产业布局,从7个方面率先开展未来产业识别遴选、培养、投入及增长研判,具体包括——

加强政策供给,力争实现西部领先。《报告》表示,目前两江新区已出台《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空天信息及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力争到“十五五”末,即2030年建成若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成为西部地区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优化人员配置,建成专业支撑体系。《报告》建议,两江新区可建成产业链“1+1+3+N”人员架构并组建顾问团队,其中第一个“1”是安排1名链长,第二个“1”是安排1名链办负责人,“3”是安排招商统筹、行业部门、园区专职人员各1名,“N”是安排涉及规划、市场监管等N名要素支撑的专职人员,同时聘请一批专家组建产业链顾问团,提供决策咨询及智力支撑。

紧抓技术创新,建成一批平台矩阵。“十五五”时期,两江新区可重点建设以明月湖实验室为牵引,建成“国家实验室预备军”;以仙桃数据谷新型研发机构集群为依托,链接新型研发机构,深化拓展“研究院+科创园”;持续强化企业创新,支持长安汽车、赛力斯、中国星网等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以筑牢实验室为引领,创建以新型智库、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创新平台底座。

坚持龙头引领,加快产业集聚。“十五五”时期,两江新区应聚焦空天信息及低空经济,释放中国星网、航天科技等龙头效能,加强招商引资谋划,建立核心企业库和重点项目库,围绕全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引育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创新场景应用,加速技术熟化。“十五五”时期,两江新区需聚焦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产业方向,持续创建明月湖场景融合窗口示范区,加大特色产品培育,探索赋能超大城市治理的具体路线、方案、产品和服务;依托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示范拓展“卫星互联网+北斗”智能网联应用场景;持续丰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应用场景类别,整合文旅消费资源,持续开展低空经济多类型消费场景建设;持续开展未来场景供需对接,探索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场景创新中心。

做实成果转化,催生新兴业态。“十五五”时期,两江新区可推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和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市域人才发展试验区,推动教育科技产业人才融合发展,锻造一支高水平科创经纪人队伍,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产教融合体,培育一批未来产业专业人才。

加强金融支撑,做优基金生态。“十五五”时期,两江新区应扩大硬科技创业投融资供给,深化“先导验证+股权投资”,加快形成空天信息专项基金、两江产业基金、两江科创基金、明月湖种子基金等“科创基金丛林”,同步扩大科技成长贷、科技担保贷等惠企信贷资金覆盖范围,为未来产业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活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