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政府网站消息,来自重庆市港航海事事务中心消息,为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推动川渝两地水运高质量发展,近日,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船闸“信用+优先过闸”试点应用场景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明确,将以“信用赋能效率、分级优化服务”为核心,构建“信用评级—服务匹配—动态监管”的管理模式。其核心举措是建立并实施船舶过闸信用积分体系,信用积分由初始积分(600分)及根据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过闸活动等其他积分构成,从而对船舶实施绿、蓝、黄、红四类信用评价管理。
信用评价结果将与船舶过闸服务直接挂钩,实现差异化调度。根据《方案》,过闸服务分为多个优先级,其中抢险救灾船、军事运输船、客运班轮、重点急运物资船等享受最优先级过闸。同时,信用良好的船舶可申请享受优先过闸服务,被列为“次优先级”。
为保障公平与效率,《方案》规定,每日优先过闸船舶数量不超过3艘,且船舶需提前24小时通过线上申报,调度单位将提前12小时反馈决定。此外,还将根据信用积分为船舶提供收发快递、联系补给等便民服务。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旨在通过信用赋能航运管理,为“信用+交通出行”场景应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标志着嘉陵江航运管理迈入信用化、精细化、一体化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