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政府网站消息,照母山下,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汇聚数千家企业,跃动着数字经济的蓬勃脉动;明月湖畔,明月湖实验室甫一亮相,便吸引长安汽车、赛力斯、宝钢金属等头部企业签约;秋冬时节的果园港依旧繁忙,货物由此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
俯瞰这片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的产业热土,不仅承载着两江新区雄厚的制造业家底,更彰显着其面向世界,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的十足底气。
当前,伴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产业转移的浪潮为内陆地区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两江新区精准把握趋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通过深化强链延链、创新招商引资、优化助企服务等关键举措,正奋力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版图中塑造新优势、争创新地位。
共享机遇 多重优势叠加
产业聚链成群释放平台新势能
承接产业转移,两江新区有备而来。
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后第3个实现行政化的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集聚了重庆最优质的要素资源,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
突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令许多初来乍到的沿海企业印象深刻。这里,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交汇,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南彭物流基地等枢纽汇聚,西部大开发、中新互联互通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拥有全国唯一的“水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全国最大的内河联运枢纽果园港,两江新区已成为西部地区物流产业聚集高地和全市打造综合物流枢纽的核心承载区。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共有A级物流企业26家、占全市总数20%以上,居全市首位。
走进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赛力斯超级工厂,数百台机械臂不停挥舞,物流机器人穿梭自如,高度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是“两江智造”的生动缩影。2025年,赛力斯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高达1105.34亿元,净利润达到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如今,越来越多像赛力斯一样拥有智能制造硬实力的科技型企业齐聚两江,以产业聚链成群之势释放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磁场。
“过去的产业转移曾一度难以摆脱‘低端平移’的窠臼,现在的产业转移更看中资源的再次优化配置、产业链与链的握手对接。”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指出。
当前,两江新区正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韧性强劲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培育形成4000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000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2000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300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100亿级生物医药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空天信息、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赛道加速起势。
共话合作 引来源头活水
城企双向奔赴汇聚发展新动能
承接产业转移,两江新区讲究“量体裁衣”。
在两江新区龙盛新城,成立于2021年的重庆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已建成拥有80万整车线束生产能力的现代化工厂,全车间实现了高度的生产及物流智能化、系统化、数据化能力,并于2023年取得重庆市数字化车间、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认证。
作为昆山沪光为开拓国内新能源汽车高端线束市场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到与赛力斯、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产业链巨头建立稳固合作,重庆沪光的快速发展,是城企双向奔赴、共赢发展的典范,也揭示了两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逻辑——并非“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秉持一本“明白账”,聚焦主导产业,实现“所引即所需,所引即所用”。
为此,两江新区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锚定方位,深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布局。
比如,结合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比较优势,推动新型显示补链成群、集成电路重点突破、智能终端多元发展,形成以京东方为核心的新型显示集群、以紫光展锐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及海尔、传音、OPPO等为支撑的智能终端基地;在装备制造领域,采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引进”双轮驱动,已集聚以三一重工、中车长客、康明斯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企业,以华数机器人、川崎机器人、摩方精密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
随着一批批创新性强、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地开花,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两江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得以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共创未来 培育产业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新效能
承接产业转移,两江新区紧盯“水土相服”。
走进位于两江新区青岗坪立交附近的懂车帝汽车商城,一名二手车检测师正在调试新研发的D-BOX设备。这个银色的“智能集装箱”能在15分钟内完成328项检测,误检率较人工降低60%。
从2023年抖音集团旗下懂车帝App运营实体落户以来,懂车帝飞速成长为行业头部平台,正在重构中国汽车流通和服务业的底层逻辑。谈起为何选择两江新区,该项目负责人坦言,最为看重的便是这里完备且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为了让承接的产业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两江新区将产业生态作为调和项目落地“水土相服”的关键,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实现“阳光、雨露、种子”共生共荣。
据介绍,两江新区牢固树立“企业至上、全员服务”理念,制定实施服务企业“双专员”方案,在全市率先为“四上企业”和成长潜力大的重点企业全覆盖匹配设立服务专员和网格专员,并由市管干部对口联系近百家产业链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和在地央国企,定期走访解决企业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迭代优化服务模式,以提升企业链接质量、问题解决时效为导向,线下有效走访的同时,线上开发“企服通”微信小程序,企业一键扫码提起诉求,明确问题解决的时限和提级办理梯次。
持续优化资源供给,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方式,引导政策、资源、资金、人才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汇集。构建“种子+天使+VC+PE”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集聚中金、高瓴等200余家基金机构。两江基金总规模达570亿元,撬动社会投资约2200亿元,投资七腾、博腾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科创企业,培育出西山科技等上市企业。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时代机遇的东风再次拂过两江四岸,两江新区将以更加开放、更加主动的姿态承接产业转移,迎接每一次跨越山海的产业迁徙,让每一次选择,都成为企业与城市携手共创未来的新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