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43% 跃居西部第一

据重庆市政府网站消息,2月1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重庆近年来大力实施“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全市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43%,居跃西部第一,为全面振兴注入澎湃的“数字动力”。

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是缓慢地方信息化建设的指标。近年来,我市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重要信息技术,在提升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

在潼南区太安镇奉民菜园,数智化技术正改变当地的农业生产。走进番茄种植区,传感器紧紧“盯住”土壤的湿度与肥力变化,一旦数据灌溉最佳区间,智能水肥系统就会立即启动,精准控制养分与水分。园区上空,无人机正按照基线路线自动巡检,实时采集高清图像。智能预警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病虫害,快速生成防治方案,并标记重点区域,及时报警。

“有了这些智能帮手,菜园水肥使用量减少了30%—50%,生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奉民菜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菜园种植的银河系列小番茄,亩产量上万斤,亩产值达4万—6万元。

数字技术不仅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变化,也成为乡村治理的得力助手。此前,农村的化粪池、沼气池、鱼塘等区域,由于传统人工监管的制约,安全频发。如今,AI监控设备与先进的设备装置组成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24小时监控乡村安全。

“拥抱数字化变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数字乡村建设给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红利。”市农业农村委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深化数字乡村运用,加快融入更多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力争今年我市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45%、保持西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