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市政府网站消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綦江区水利局始终把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用水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兴修水利设施、疏通供水管道、强化设备管护,有力保障了农村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截至2021年底,綦江区农村集中供水率98.75%,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1.7%,水质达标率83%,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证率95%以上,分散供水工程水源保证率90%以上。全区7564户、22466名脱贫户在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四项指标达标率均实现100%。
兴修水利
南部四镇不缺水
“你看这水多足、多清亮!5年前可用不上这么好的水。”今年1月14日,打通镇的居民杨女士打开自家厨房的水龙头,热水器“哄”的一声,雾腾腾的大股热水从龙头里喷出。
“水量小,水质也不好。”几年前,石壕、打通等南部四镇还有许多人为用水发愁。
改变开始于2016年建成的一项水利项目——茶树湾水利工程。其为石壕、打通场镇生活及工业、采空区农村人畜提供生产生活用水810万立方米,解决供水人口达16.5万人。
“十三五”期间,綦江区大力实施南部四镇片区供水改扩建工程、铺设管网,稳定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綦江区继续加强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藻渡大型水库环评报告获生态环境部批复,可研报告正在水利部有序审签,即将报国家发改委审批;福林中型水库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正有序推进,导流隧洞已开工建设。同时,蒲河石梁段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初步设计技术审查,正在办理财政预算评审,即将挂网招标;綦江河盖石场镇段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施工图审查;新盛河城区段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通惠河城区段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正在抓紧编制湿地公园影响评价报告。
分级管理
居民用水更安心
“上午8点,村干部和本土人才在村办公室集合,要去接水管,请大家做好准备……”今年7月的一天,石角镇新农村干部工作群里发出了这条工作通知。
当时正值夏季,村民用水需求量日渐增大,同时也为应对旱情做好准备,新农村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对辖区1.4万米的水管进行全面检修。截至目前,新农村已修复出水管破损点30余处,有效保障了村民正常用水。
今年来,区水利局建立村级供水服务工作群,畅通信息渠道,关注舆情动态,第一时间化解供水矛盾纠纷,及时维修受损供水设施,定期分区域分级组织管水员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管水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群众对农村供水的满意度。
同时,结合镇、村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农村供水公益性管水员岗位,充实农村供水运行管理队伍,确保每个村1至2名专职公益性岗位人员专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为农村供水“管得好、长受益”提供人员保障,做到农村供水工程“有人管”。
落实河长制
黑臭水体变清澈
近日,綦江城区阳光明媚,穿城而过的通惠河水清河畅,岸畔游人如织,各处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而在3年前,这里的通惠河还是城市“黑臭水体”。
为了彻底改变通惠河的面貌,綦江区出台了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全区范围“2017年底之前基本消除通惠河黑臭水体,2020年底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各河流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河流长度只增不减”的目标。
“现在,这个排污口流水都是清澈的了、这边的荒草地都建成了滨河步道了,那边以前有个养猪场现在已经是绿化带……”通惠河村级河长周春梅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这几年她的亲眼所见。
今年来,綦江区继续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河长巡河工作。1-10月区级河长完成巡河141次,巡河完成率136.4%,镇级河长巡河3478次,巡河完成率131.2%,村级河长巡河15920次,巡河完成率128.4%,全面完成巡河任务;安排资金360万元用于保洁人员的补助,通过结合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员、公路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委托第三方开展保洁工作以及综合统筹等方式,招募314名河道保洁员,对1500余公里河道开展保洁;下发《关于开展提升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达标率专项行动暨河道保洁工作检查的通知》,区水利局联合区检察院、区生态环境局、区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对67处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并交办问题12个,保障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目前,綦江区正加紧实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程,总投资1.7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31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5%,已完成河道治理37公里,人行步道34.5公里,沿河绿化栽植15公里,修建打造人行景观桥10座,景观节点7个。项目建成后,河段防洪能力将大大提高,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将形成以观光、垂钓、采摘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点,为周边群众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未来,綦江区将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下,从城乡防洪、城乡供水网络建设、河湖保护与修复、智慧水利建设等六个方面展开,积极构建城乡水利统筹协调、水环境生态健康可持续的水利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