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 以创业促就业 以就业保民生

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消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截至2021年10月,秀山县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344人次,城镇新增就业3819人,就业困难人员970人实现就业;

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人员就业1033人,培育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员就地就近就业219人;

转移农民工就业167513人,其中市内就业72894人,市外就业94619人,基本实现“应出尽出”;

……

这一串串数据的背后,是秀山县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秀山县就业人才中心始终把“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全面落实“稳就业、保民生”系列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就业政策,搭建平台促进就业,提升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机制,营造全县就业创业新局面。

推送服务

激发创业激情

10月20日,秀山“‘秀’才回家心向党,建功启程‘十四五’”为主题的创业就业系列活动——创业故事汇分享活动在秀山县行政中心召开。

“本次创业故事汇分享活动旨在将秀山县优秀创业者典型展现出来,以此进一步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们坚定创业信心,激发创业激情。”秀山县就业和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秀山县认真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大众创业。

通过大力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故事汇”“创业成果展”“创业巡诊”四大项活动,来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新动能,鼓励、引领、帮助创业者勇敢前行,推动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众投入创业的新格局。

2021年,秀山已举办10期“创业沙龙”,吸引了来自全县各行业的300余创业者和有创业意愿的人参加;

深度挖掘出秀山创业者励志典型、草根创业典型代表30名,其中有7名创业典型代表在县行政中心大会议厅成功进行了路演展示。

通过利用秀山本地各乡镇赶场天、招聘会及县内大型集会活动,举办了“创业成果展”20场,以招聘会、创业坐诊形式共举办创业成果展6场,活动共吸引了3000余名企业代表、创业者、就业者参与,共计发放1000余份创业政策宣传册,为300余人一对一解决求职、创业发展、财务等多方面问题,有效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创业激情。

搭建平台

畅通就业通道

5月18日上午,秀山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重庆合升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美国北方食品公司举行贸易合作签约仪式,有效助力民企走出国门,进一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据了解,秀山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是由秀山县经信委、工商联、就业和人才中心共同搭建的一家集政策宣传、就业创业培训、公益沙龙、创业辅导、创业孵化、人力资源、品牌推广、活动策划等为一体的创业就业综合性服务平台。

2020年以来,该平台累计服务县内外各类中小企业400余家,孵化培育项目28个,涵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特色餐饮、手工艺品等行业,带动500余人就业。

秀山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仅是秀山助力“稳就业、促创业、助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秀山围绕“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工作重心,积极搭建就业求职招聘平台、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职业指导等多个就业服务平台,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数据显示,今年秀山新增青年就业见习基地20家,累计见习人员100多名,拨付见习补贴金额82.84万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通过搭建公共就业职介服务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春风行动”招聘会22场,提供普工、技工、管理等岗位6837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39人;搭建职业中介机构市场平台。发挥市场调节就业作用,加大市场中介力度,今年1月-10月,为市“6+2”重点电子企业送工5300人,为县内工业园区送工1500余人。

依托市级创业园

实现就近就业

今年年初,秀山洪安边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被命名为重庆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这标志着秀山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秀山持续推进洪安边城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清溪场镇市级龙凤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及秀山电商物流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并大力开展专家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创业服务,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创业工位,助力辖区内重点群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东东副食是秀山县本土企业,自1980年创立以来,始终坚持“安全至上,美味健康”的食品经营理念。曾连续15年荣获秀山县“先进个体工商户”、“食品安全示范店”、重庆市市级优秀个体工商户等荣誉称号。

“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完全离不开秀山县政府和人社部门的倾情帮助。”秀山东东副食相关负责人说,多年来,东东副食都以打造健康、绿色食品首选购物平台为使命,与渝、湘、黔周边优秀餐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加成。近年来,东东副食坚持“以人为本”,在大胆启用德才兼备的年轻人的同时,优先录用返乡创业人员、家庭困难人员。目前,东东副食已有员工70余人,其中70%是“4050”人员。

聚焦电商

拓宽就业渠道

目前,秀山县农村电商产业链已覆盖全县100%的贫困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电商十大模式”、“贫困县农产品电商销售10强县”。

近年来,秀山大力发展电商物流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构建起物流快递、农产品上行、人才培养、电商平台、电商服务“五大体系”发展农村电商,将地处偏远的劣势和自然资源较好的优势进行了互换,有力促进困难群众实现就业,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

何江华,是秀山县隘口镇大电商平台——山水隘口商城的负责人。

“最开始,我连最基本的开店都不懂,更别提电商运营和销售了。”几年前,何江华因家里贫困外出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秀山开始发展电商,并提供免费培训、免费吃住、免费办公场地和设备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便产生了回家创业的想法。

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依托电商物流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何江华从零学起,开店、美工、运营……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返乡创业青年迅速成长为年销售额千万元的电商企业负责人,并通过土特产订单式收购等方式,带动家乡群众一起增收。

在秀山,还有一大批像何江华一样的电商创业者,他们依托网络平台将当地的土特产卖到了全国甚至走向国外,让电商拓宽就业渠道的路走得更宽。

数据显示,秀山县累计开展电商培训6.2万人次,电商带动35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创业,提供了22种全新就业岗位,电商从业人员达3万人。目前,已有360余(户)人入驻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主要开展电子商务经营,带动就业1500余人。

下一步,秀山县将接续贯彻市委、市政府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促创业、保民生、助发展”,持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助推秀山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