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爆炸事件把黎巴嫩推到悬崖边

黎巴嫩的日常生活本已在崩塌。经济一落千丈,新冠疫情恶化,停电让贝鲁特一次次陷入长达数小时的黑暗。

周二发生了灾难性的大爆炸,在几个可怕的瞬间至少造成1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个小国的首都遭受锥心之痛。

黎巴嫩及其人民长期以来一向坚韧不拔,在宗派冲突引发的多年严重内乱、叙利亚的入侵以及与以色列的血腥战争中幸存下来。但最新遭遇的不幸可能把黎巴嫩推到悬崖边。

重建该国分崩离析的经济现在会困难得多。上述爆炸摧毁了黎巴嫩经济动脉之一的贝鲁特港,并给贝鲁特的商业中心、大都市夜生活区和标志性的地中海海滨造成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损失。

贝鲁特爆炸事件源于储存在一个政府仓库中的2,700多吨易爆性硝酸铵被引燃,关于谁该为这场灾难负责的相互指责可能会使黎巴嫩棘手的政局变得动荡,让复苏变得更加困难。

失败的黎巴嫩将意味著中东一个伟大的文化、艺术和金融中心衰落,城市出现动荡,而这座城市一直是很多人躲避中东地区其他国家政府镇压和暴力行为的避难所。

过去10年,随著战争和革命席卷中东,黎巴嫩设法规划了自己的道路,依然是艺术家、知识分子、商人和享乐主义者的天堂,这里有精致的餐厅和通宵聚会的夜店。

不过许多贝鲁特人警告说,在光鲜的外表下,隐藏著债务、破旧的基础设施和忽视普通民众福利的政治阶层。这次化学品爆炸让这些失败之处暴露无遗。

黎巴嫩政府前顾问Henri Chaoul称∶“这是钉在棺材上的最后一根钉子。”他在帮助黎巴嫩官员就可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获得援助进行谈判后于今年6月辞职。他指出,黎巴嫩经济已经陷入困境。他表示∶“他们没有能力管理一场规模小得多的危机。怎麽指望他们处理这种情况?”

在爆炸发生后的短时间内,起爆点附近的社区陷入一片沉寂。现场出现了颇有象征意义的一幕∶一辆摩托车从灰烬与尘埃中驶出,驾驶员衣装整齐,但坐在他身后的乘客上身赤裸,身上沾满血迹。

这位头朝后仰著的乘客吼道∶“我恨你黎巴嫩。”

黎巴嫩历史上经历过许多动荡。这个国家熬过了始于1975年的15年内战,这场战争使黎巴嫩沦为敌对国家的角力场。以色列的轰炸、叙利亚的入侵和强硬派民间武装接连不断的蹂躏著这个国家。2006年与以色列的战争给黎巴嫩造成新的创伤,贝鲁特和其他城市的很多地区再次被毁。

但黎巴嫩一次又一次从崩溃的边缘恢复了过来,在此期间甚至还设法收容了邻国叙利亚战争带来的100万难民和大约50万巴勒斯坦人。贝鲁特的基督徒、逊尼派和什叶派穆斯林、德鲁兹人和其他居民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共存。

市场分析公司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经济学家及黎巴嫩问题专家Nafez Zouk称,本已处在危险边缘的黎巴嫩又遭遇这场灾难。Zouk说∶“这只是加速了该国的自由落体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