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进出口首次双双增长

中国来自美国的进口规模自今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增长。

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受中国对肉类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提振,中国自美商品进口规模在5月份下降13.5%之后,6月份同比增长11.3%。中国的采购帮助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较上年收窄,但中国对美出口也有所改善,在5月份下降1.3%后,在6月份同比增长1.4%。

然而,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驻香港经济学家Serena Zhou表示,上述6月贸易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尚未因相关地缘政治争端而受到太大影响。

她表示,尽管两国相互之间言辞激烈,但中国仍是一个靠谱的市场,也是少数几个真正控制住疫情的地区之一。

即便如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周二表示,中国外贸发展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半年出口形势依然复杂。

在与全球的贸易方面,中国公布的6月贸易数据显示,进出口总额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反映出随著中国及其一些贸易夥伴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新冠疫情,国内外需求改善。

中国海关官员周二表示,6月份中国从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较上年同期攀升2.7%,扭转了5月份下滑16.7%的趋势,也远好于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早些时候预计的下降10%。

与此同时,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出口同比小幅增长0.5%,5月份为同比下降3.3%。6月份出口也好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即同比下降4.3%。

有关贸易大宗商品和原产国的详细数据要到本月晚些时候才会披露,不过周二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大大增加了对全球贸易夥伴农产品的采购。

2020年上半年,中国从贸易夥伴进口了212万吨猪肉、100万吨牛肉以及4,500万吨大豆,同比分别增长140%、42.9%和17.9%。

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国对铁矿石、原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进口量也有所增加。澳新银行(ANZ)经济学家王蕊(Betty Wang)指出,此外,全球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也帮助提振了中国的出口;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和欧洲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家工作。她说,一些地方封锁措施有所放松,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由于进口大增,6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从5月份的629.3亿美元收窄至464.2亿美元,经济学家们给出的预期为顺差59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