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亚太通过香港IPO筹资50亿美元

全球最大酿酒商百威英博(Anheruser Busch Inbev, BUD)的亚洲业务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约50亿美元。这是该公司第二次尝试在香港上市,几个月前曾取消了规模更大的IPO计划。

知情人士周二透露,百威英博旗下的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Budweiser Brewing Company APAC Ltd.)将香港IPO价格定在每股27港元(约合3.45美元),位于指导价格区间的低端。

该交易使得百威亚太的市值超过450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最大上市酿酒商之一,市值远超日本的朝日啤酒集团公司(Asahi Group Holdings Ltd., 2502.TO)、丹麦的嘉士伯公司(Carlsberg)以及本土竞争对手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Beer (Holdings) Co., 0291.HK)。百威亚太股票将于9月30日上市交易。

今年7月中旬,由于投资者反应冷淡,百威亚太取消了早些时候的IPO计划,当时该公司计划筹资近100亿美元。之后,该公司出售了澳大利亚子公司,并作为一家规模缩小但增长更快的公司重返市场。目前该公司的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中国、韩国、印度和越南。

据Dealogic,该公司发股筹资50亿美元,仍是今年香港规模最大的IPO,在2019年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叫车软件巨头优步(Uber Technologies Inc., UBER)规模81亿美元的纽约IPO。

尽管市况艰难,百威英博仍然进行了IPO。截至周一收盘,香港恒生指数过去三个月累计下跌8%,因今年夏季香港饱受暴力抗议活动和美中贸易战的冲击。

香港新股上市活动正在逐步恢复。据《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看到的一份条款说明书,中国运动服饰零售商滔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Topsport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周二启动了IPO,拟筹资至多12亿美元。另外在上周,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hanghai Henlius Biotech Inc., 2696.HK, 简称∶复宏汉霖)通过IPO筹资4.09亿美元,其IPO定价也位于指导价区间的低端。该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百威亚太上市或有助于该亚洲业务开展地区交易,并帮助母公司减轻多年积极并购积累的巨大债务压力。百威英博啤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拥有数百个品牌,包括百威,时代啤酒(Stella Artois)和科罗娜(Corona)。该公司计划将债务减少至约800亿美元。

与7月份的计划不同,百威亚太此次引入了一个基石投资者,即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 Private Ltd.),该公司同意购买百威亚太10亿美元股票。香港IPO中经常会有重磅支持者现身。

恒大证券(香港)(Evergrande Securities(Hong Kong)Ltd.)资产管理部高级投资经理Andrew Zhou表示,他的基金7月份曾参与百威亚太IPO的认购,但这次决定不参与。Zhou称,鉴于百威亚太温和的增长前景和美中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该股的估值看起来没有吸引力。

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师Euan McLeish估计,百威亚太基于2020年预期利润的市盈率为37.6倍,略低于中国最大啤酒制造商华润啤酒,后者股价今年已大幅上涨。百威亚太估值也比规模较小的中国竞争对手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Tsingtao Brewery Co., 0168.HK)昂贵,其市盈率几乎是百威亚太母公司百威英博的两倍。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JPM)、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担任百威亚太此次IPO的联席全球协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