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推出“一周两天可在家办公”,能否得到更多公司效仿?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中国携程集团周一宣布,3月1日开始,每周有1-2天,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这意味着携程成为中国首家率先实际推行混合办公制度的公司。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指出,这一安排可以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还可以增加员工工作的幸福感。不过这种工作模式能否发挥出最大的优越性,仍要根据具体岗位而定。

携程表示,此轮推广基于从2021年8月开始的超过1600人参加的混合办公实验。在经历过五个月的试验后,携程关于“混合办公制度”的整体数据显示,参与员工对混合办公制度的态度,在试验后持续向好:不支持的由1%下降为0.1%,中立降低5.3%,而强烈支持的占比提升6.3%至近60%。

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混合办公制度的推广是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多赢。不仅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员工的满意度,还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环境保护;缓解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另外有利于家庭和谐、女性职业发展和提高生育率。希望混合办公制度未来在更多主流中国企业被推广,这将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勇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携程推出的“3+2”工作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员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更加方便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将成为吸引员工的关键点。
他说:“这种模式最可取的地方就在于比较人性化,可以让员工根据自身需要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员工通勤的时间,促进员工更好地兼顾家庭生活和工作,同时还可以避免人群的聚集。”

从另一方面,王智勇也谈了“3+2”工作模式可能具有的一些局限性。他强调,尤其在一些重视面对面沟通的部门,居家办公可能会带来工作效率的下降。因此,每周在家办公两天的这种安排能否发挥其最大的优越性,关键还是要看这一模式应用在哪些岗位上。
他说:“首先,在办公室办公的氛围更加正式,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当大多数员工都处在忙工作的状态的时候,那么自然而然其他员工也会被这种氛围感染,更加集中精力处理自己的工作。而在家里工作,尤其是有些家庭有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工作的精力会被影响。”

“其次,面对面的交流更直接,更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交流双方可以通过对方的眼神、小动作推测出看法和意见,而如果通过视频,未必能直接发现。”

“再者,如果一些岗位需要较多人员的配合或是需要查找专业资料,那么在办公室大家一起工作,配合起来会更加方便。”

在携程实验调研中,也有部分员工和主管表达了上述担忧,其中,“担心影响同事关系”占近50%。而作为主管,还会有“担心难以管理”等问题。

不过,携程员工表示,本来担心将日常沟通转移到线上后效率会降低,但实际体验下来,感觉影响并不大。员工表示,重要的是,要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主管跟员工需要一起努力,公司也要能够给在家办公的员工提供更好的支持。

在实验后的调研中,71.9%的员工认为混合办公不会对绩效产生影响,这一比例提升了3.8%;而主管中,这一比例更高,达到76%,提升的比例也更高,为10.8%。这一预期也在实验员工的年终绩效结果中得以体现,各等级绩效员工占比没有明显变化,而离职率则降低了32%。

在近六成支持混合办公的员工调研中,携程总结出投票最高的3个理由:减少了通勤时间,时间利用更高效(93.6%);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78.4%);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创造力(75.1%)。

据了解,疫情后,一些头部高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开始把远程办公常态化、制度化,每周只要求员工来公司1-2-3天。如今,携程率先在全公司推广混合办公模式,这说明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和互联网大国,也开始直面这个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