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二表示,欧佩克及其盟友最近未能就8月份放松减产限制计划达成一致,这意味著石油市场投资者既面临供应不足的风险,也可能看到供应过剩的相反局面。
总部位于巴黎的IEA称,如果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及其盟友不能达成供应协议,原油市场将面临 “供应缺口扩大的前景”。IEA称,全球石油市场现在已经消化了在新冠疫情初期累积的供应过剩,而潜在的通胀压力可能会损害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
IEA报告还指出,与此同时,投资者对去年的石油价格战仍记忆犹新,“市场份额争夺战的可能性,即使很渺茫,也不是不存在”。去年的石油价格战导致了原油价格暴跌。
IEA表示,除了欧佩克+的僵局带来的供应面不确定性外,新冠肺炎病例增加对几个发达国家计划已久的抗疫限制措施放松可能产生的影响,也削弱了需求的可预测性。
IEA对其整体预测只进行了小幅调整,对2021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保持不变,并将明年的增长预测下调10万桶/日,至300万桶/日。
与此同时,该机构对今年非欧佩克的供应增长的预测上调了6万桶,至77万桶/日,对明年的增长预测保持160万桶/日不变。IEA表示,预计2022年增长的供应中约有100万桶来自美国。美国的生产商更注重向投资者返还现金的承诺,而不是增加产量。
IEA还表示∶“在目前的油价,生产商在履行这些承诺的同时可以增加生产活动。”
不过,IEA表示,即使有了额外的供应,其预测的石油市场供应增长速度也“不足以满足更强劲的需求增长”,目前石油库存低于五年平均水平。
欧佩克甚至在上周谈判破裂之前就一直保持石油市场供应紧张,6月份的日产量比需求少140万桶。报告称,这一缺口预计明年将进一步扩大110万桶。
供应短缺给炼油商带来了可喜的喘息之机,炼油商是石油市场的一部分,受到疫情的冲击尤其严重。
尽管IEA预计全球石油需求要到2022年末才能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但该机构估计,2021年第三季度可能会出现至少10年来最大的原油库存降幅,而美国的旅行数据显示,出行活动已经超过大流行前的水平,这可能也会促使成品油库存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