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碳排放减少后再次攀升

今年碳排放量不断飙升,可能将从很大程度上扭转去年的大幅减少。一些气候研究人员认为,去年碳排放减少可能是疫情给环境问题带来的一线希望。

新冠疫情使世界上许多大型经济体停摆,飞机停飞,工厂关闭,车辆停驶。这造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二氧化碳排放较高的燃料需求大幅下降。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20年的排放量下降了5.8%,这是自2015年以来排放量首次下降,也是二战以来最大的百分比降幅。

如今,碳排放量又在大幅攀升。IEA在周二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称,预计今年的排放量增加4.8%,这将是自2010年创纪录增长以来的最大年度增幅,当时全球正从全球经济危机中复苏。

随著全球疫苗接种的铺开,各国政府正试图重启经济。在美中等一些大国,需求正在强劲回升。随著全球部分地区经济复苏,各国正恢复使用碳密集型燃料,不过恢复程度明显不同,具体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

据总部设在巴黎的能源监督机构IEA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将助推今年全球整体能源需求超过2019年的水平。该机构特别指出,发展中国家煤炭使用量的激增,在预测的排放量增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该机构称,仅中国就将占到2021年新增煤炭使用量的50%以上。

该机构去年10月份表示,虽然预计今年石油需求仍将比2019年的水平低3%左右,但在2023年应该会超过这一水平,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

不过,IEA预测2020年和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净减少约4亿吨。该机构说,去年净排放量下降了19亿吨,根据其预测,今年将增加15亿吨。

IEA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说∶“碳排放的重新抬头显示,经济摆脱新冠危机出现的复苏目前对我们的气候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比罗尔说∶“除非世界各国政府迅速行动,开始减排,否则我们很可能在2022年面临更糟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