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周一公布,7月份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2.8,较6月提高1.6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景气状况进一步改善;该值创出2011年1月以后最高。
此前6月份该PMI 升至51.2;5月份报50.7,继3月之后再回扩张区间。
受疫情冲击,2月份该PMI大幅下挫至40.3,创2004年4月调查开启以来最低。1月份报51.1,为5个月来最低。4月和3月各录得49.4、50.1。
该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表明萎缩。
分项看,7月制造业产量出现更大幅增长,支撑PMI数值上升;至此,制造业产出已连续5个月保持扩张,7月生产指数录得2011年1月后最高。许多企业表示,市况从疫情中逐渐恢复,客户需求增强。
新订单指数也同样录得2011年1月后最高,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虽然海外疫情继续拖累出口,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6个月以来最低。
新订单增加对产能造成一定压力,企业积压工作量小幅上升,积压工作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上升,但整体尚属温和。
不过,制造业企业对增加用工仍持谨慎态度,7月就业指数连续第7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为年内最低。
新订单增加,也导致厂商继续增加采购,原材料库存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录得2018年3月以来最高。产成品库存指数则连续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但降幅轻微,与上月几乎持平。企业普遍反映,产成品库存下降与市场需求改善及交付新订单相关。
7月制造业平均投入成本稳步上扬,主要由原材料涨价所致。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在投入成本上升和市况改善的共同作用下,制造商继续上调产品售价,出厂价格指数录得2018年8月后最显著。
业界普遍乐观预期,未来12个月产出会超出目前水平。企业普遍看好增长前景,因预期经济将从疫情中继续恢复,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强。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博士表示,7月局部疫情反弹不改国内整体向好的大趋势,经济修复仍在持续,供给、需求两侧同步向好,相关指标亦保持良好态势,但就业和外需的疲弱仍需引起重视。
财新7月制造业PMI数据与官方数据一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官方制造业采购PMI 进一步升至51.1,创年内次高,并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