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将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对小微企业支持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央行行长易纲最新表示,将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帮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从疫情中复苏。

央行主办的《金融时报》周二早间刊发了易纲在“两会”期间就重点问题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记者采访时的答问记录。

具体措施方面,包括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小微企业,支持金融机构2020年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券3000亿元,专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同时,支持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占比。

此外,对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金、2020年底前存续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应付利息,还本付息日期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

受疫情影响,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凸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尽力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金融风险方面,易纲称,疫情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下迁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需引起关注,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疫情以来银行业对企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

他表示,未来将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任务,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

数字货币方面,易纲表示,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但这只是研发中的常规性工作,并不意味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

今年总的货币政策基调方面,易纲重申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包括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