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急跌至35.7创新低;疫情冲击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周六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35.7,比上月大幅下降14.3个百分点,创有纪录数据以来的新低,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制造业。

WIND纪录的最早历史数据为2005年1月,当时PMI为54.7。

此前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从去年12月的50.2降至50.0,结束了两个月的扩张态势,因各地工厂逢春节停业。

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导致中国国内企业几乎全线停工,居民居家避开疫情。

2月份PMI亦低于预期。

PMI指数高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则说明萎缩。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称,受疫情冲击2月份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落,不过,当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将推动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上升。

根据统计局,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

采购经理调查同时显示,大中型企业3月底复工率将升至90.8%,其中制造业为94.7%,分别比当前上升11.9和9.1个百分点。

分类数据看,赵庆河称,2月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36.3、35.5和34.1,比上月下降14.1、14.6和14.5个百分点,普遍回落。

此外,制造业进出口压力加大。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28.7和31.9,较上月下降20.0和17.1个百分点。

赵庆河同时称,2月份制造业21个行业PMI均落入收缩区间,但各行业受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化学纤维、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等行业PMI落至30以下;在稳产保供政策支持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等行业PMI保持在42.0以上,提供卫生健康与医疗保障的医药制造业PMI为39.7,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赵庆河还表示,2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27.8和29.3,比上月回落23.5和22.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高于生产指数1.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需求情况相对较好。

统计局同时公布,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28.9,比上月回落24.1个百分点,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27.8和29.6。

中国国家统计局自2018年1月开始发布月度综合PMI产出指数,用以监测当期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景气状况和周期变化的综合产出指标,弥补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仅能反映本行业领域发展状况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