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近期包括中银证券、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在内的35家券商,公布了2023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其中,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兴业证券等15家券商均看好2023年数字经济赛道投资机会。
作为数字经济重要支柱之一,软件产业表现更为亮眼。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近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软件业务收入增速持续回升。但与整体行业增速持续回升相悖的是,昔日财税软件龙头的用友网络,却遭遇了市值大幅缩水。
根据1月16日收盘价23.88元/股计算,用友网络当前市值为819.95亿元。而在一年前,用友网络股价最高点达到了40.11元/股,一年的时间用友网络市值缩水了600亿元左右,几近被腰斩。而与2020年最高点1700亿市值相比,缩水了将近1000亿。
在市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用友网络不得不于近日开启了“背水一战”,大刀阔斧的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公开消息显示,用友网络在原有大型企业客户业务的组织基础上,组建了离散制造、消费品、流程制造、装备制造、军工、能源、交通运输、公用、现代服务、农牧等23个行业客户与解决方案事业部。再加上此前已经建立的金融、汽车、烟草行业子公司,用友对大型企业客户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与服务,将由此前的“以地区为主,地区+行业”组织模式升级为“以行业为主,行业+地区”的运行模式。
用友正在被大客户抛弃?
据内部人士透露,用友网络此次大刀阔斧全面调整,是希望解决用友网络CEO王文京的一块心病:长年以来用友推的区域销售模式,是以地区机构为核心去服务行业大客户,这种组织模式一直存在技术服务不到位,响应级别不够高的问题,被内部诟病已久。
用友网络财报信息显示,大型企业客户时用友网络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云服务方面,大型企业客户贡献了大部分营收,而中小企业占比不足20%。这种呈现纺锤形客户结构,与健康SaaS厂商中型客户占比不低于60%的通行结构并不相符,由此也看出用友网络对大客户存在高度依赖。正是在这种高度依赖之下,用友网络不得不通过组织调整,试图来适应大客户数字化转型快速响应、高度定制的需求。
但这在行业人士看来,不仅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业绩增长,而且会进一步放大对大企业客户服务质量的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当原有的地区销售模式转化为行业为主的销售模式后,原有积累的地区资源优势将在很大程度上要放弃,而专攻行业性又缺少深入理解行业的人才。尽管用友此次花巨额成本四处挖人,但新人加入后无法实现用友产品和行业客户的深度理解和对接,这不仅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业绩增长,且势必导致客户产品交付质量、应急响应速度,以及无法匹配客户新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大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不是换个名片、换个人就能轻松实现和满足的。”该行业人士认为,疫情之后大型企业数字化的需求将暴增,原来受疫情影响导致勉强能使用的心态不再有了,更高效、更快捷成了大客户对企服的基本要求了。用友的此番组织调整即这对于大客户而言,意味着痛苦还要延续。
而事实上,一些大客户正在抛弃用友。公开消息显示,作为多年采购用友财税软件产品的大客户华为,在去年年底传出消息,从今年开始不再采购用友产品,改为自研ERP。有消息人士指出,华为抛弃用友的真正原因,就在于不满用友网络交付质量和产品无法适应华为新的数字化需求。
业绩增长迟滞,机构败走用友
遭遇华为等大客户抛弃,只是成立于1988年的用友网络中年危机的一部分。来自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和业绩增长迟滞,是另一重危机。
去年年初,用友网络在2021年底主营业务收入不佳的情况下,仍然给出了大幅高于实际的“业绩指引”,高瓴资本、高毅资产、GIC、大小摩、私募大佬葛卫东等17家知名投资机构因此而参与认购其定增项目,募资金额达53亿元。
而当年报业绩不达预期后,股价跌破增发价约40%,17家机构合计浮亏21亿元。而用友网络发文称,“没有给过机构方任何业绩承诺。”一时间,顶级机构被用友“割了韭菜”,成为资本市场的一大谈资,同时对用友网络的信任大幅降低,机构股东综述已由2021年年末的434家下降至2022年9月30日60家。其中,私募大佬葛卫东在去年半年报中还是第七大股东,而在三季度报告中的前十大股东明细中,葛卫东消失了。
机构信任危机和葛卫东等败走用友,背后的原因便是业绩增长迟滞。
以用友主营业务云服务为例,2021年半年报显示,新增云服务付费客户6.57万家,云服务累计付费客户为66.73万家。2022年半年报显示,新增云服务付费客户数为 6.62 万家,云服务累计付费客户数为50.45万家,而在2022年三季报中,新增云服务付费客户数为9.06 万家,云服务累计付费客户数为52.89 万家,用友云服务新增客户增速几乎停滞,相比去年云服务累计付费客户则大幅锐减。
主营业务增长颓势的另一面,则是产品不断被爆出问题。如财务方面仅提供基础财务核算与记账功能,供应链方面缺少供应商协同应用,制造领域产品缺少PLM、多工厂协同计划、MES等应用,不支持多组织架构、不支持多核算体系,全渠道营销方面产品缺乏BBC、O2O等应用,云原生平台较弱等。此外,因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导致客户遭受勒索病毒攻击,也成为用友产品的一大问题。
于是,挽回业绩增长颓势和挽救产品质量,是资本市场和B端客户分别诉诸于用友的期待。但此番组织调整,更在于销售渠道的重新梳理和建立,并不涉足于产品研发和产品质量的改进。短期内组织调整带来的服务阵痛,难以实现业绩增长和市场开拓,而长期视野下,在不注重产品质量研发的前提下,如仅仅依靠销售组织的调整,能否挽回业绩增长颓势,这是一个很大的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