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荔枝经历了两次独立驯化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美国、中国、新加坡、法国和加拿大专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读取了荔枝基因组,获得的结果有助于培育新品种并解释荔枝的进化史。

荔枝(Litchi chinensis)属于无患子科植物。除荔枝外,无患子科还包括其他许多热带果树,例如龙眼、红毛丹或瓜拉纳。

荔枝树高大且长青,所结果实大小为2.5至4厘米,果皮粗糙,呈粉红色,包裹着白色果冻状果肉,通常被说像葡萄和草莓的结合体。荔枝分布在大约二十个国家,而且在很多地区,种植荔枝都是当地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荔枝的主要产地为中国,其次是印度、其他东南亚国家、印度次大陆、马达加斯加和南非。

关于中国南方种植荔枝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后来还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故事。

荔枝树的结果年限是热带和亚热带果树中最长的。最古老的荔枝树名叫“宋家香”,生长于中国福建省,已有1250 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在结果。
海南岛和云南省的热带雨林以及广东西部和广西东部的丘陵地带长有很多的野生荔枝树。然而,荔枝的确切起源中心和驯化史一直未知。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建国及其同事获取了“妃子笑”荔枝的高质量标准基因组。李建国说:“通过对野生和栽培的荔枝品种进行测序和分析,我们能够追溯荔枝的起源和驯化历史。我们证明,极早熟和晚熟的栽培品种分别来自云南和海南的独立人类驯化事件。”

野生荔枝起源于云南,向东向南传播至海南岛,然后在两地得到了独立驯化。在云南,人们开始栽培特早熟品种,而海南岛的野生荔枝经过驯化则产生了晚熟性状。最后,两地品种发生杂交,形成的一些杂交品种到今天依然很受欢迎,包括妃子笑。这些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暂不清楚。但专家推测,云南和海南品种的进化分歧出现在驯化之前,可能是在18000年前。

此外,专家还发现了一个特定的遗传变体,即一段被删除的基因组片段,它可用作简单的生物标记,来筛选具有不同开花时间的荔枝品种,为将来的育种计划做出重要贡献。

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