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两个只增不减’,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达733.4亿元”。7月22日,山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发布会,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骏介绍了山西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工作方面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在迎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历史大考中,全省教育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力、精准攻坚,推动教育普及程度、精准扶贫、服务能力、保障水平等各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教育答卷”。

  教育普及程度实现突破

  据介绍,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2万所,在校生653.5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8%,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7%,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6%,2018年我省全域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国家认定,现在正向着优质均衡的目标阔步迈进。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20%,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省、市广播电视大学全部更名为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融合发展不断加快,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更加畅通。今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15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0.45年,位居全国第四。

  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突出

  据悉,“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一国家工程覆盖全省1.14万所学校,累计投入121.98亿元,有力缩小了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83个县市区,惠及学生433.54万人次,农村学生身体素质显著提高。构建了贫困学生全链条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学前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资助金额累计达156亿元,资助学生1000余万人次,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全省110个县级职业教育中心通过验收,农村职业教育主阵地更加稳固。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500余万人次,帮助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脱贫奔小康。

  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立足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战略,省教育厅以“三个调整优化”“1331工程”为重要抓手,引导高校设立了27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32个协同创新中心、115个产业创新研究院和84个产业学院,实现了我省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产业的全覆盖。

  动态调整撤销学位授权点38个、增列学位授权点94个,撤销停招本科专业277个、撤销陈旧专业方向100个,有效破解产教“两张皮”问题。多个重大创新平台实现“零”的突破,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批,一大批项目在我省转化落地,高校在服务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2年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博士、硕士毕业生8.24万人,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23.21万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教育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两个只增不减”,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达733.4亿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73.88%,年均增长率6.34%。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推行,落实了3889名公费师范生就业岗位,为农村中小学补充特岗教师1.3万名,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48.2万人,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支撑。构建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10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成功实现“停课不停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全面消除,控辍保学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三晋人民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马骏表示,站在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省教育厅将进一步抢抓机遇、奋力前行,不断书写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将加快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和校外培训机构,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努力实现全省教育高质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