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完美落幕

据上海市经信委消息,刚刚落幕的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是一场自筹备起就被全球盯着、没有退路的大会——

全球生物医药企业都指望着能在这场全球业内唯一线下举办的盛会上有所收获。而大会所暗自对标的,是已举办39届、堪称业界“天花板”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产业年会。该年会是全球头部企业的“必修”会议,疫情前,每届都有约10万人专程前往旧金山,但仅8%的人得以入场。会议期间,周边酒吧、餐馆都成了临时会场,方圆30公里内酒店一房难求。

要在上海办一场同样专业、同等成效的大会,何等不易。这不仅关乎决心,更关乎实力。在全球注视下,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靠什么“巅峰出道”?

超越期待

年年去旧金山参加摩根大通医疗健康产业年会的企业,眼光会被养得很刁,因为年会的风向标意义和企业的获得感横扫其他同行展会。

比如,引发全球关注的抗新冠药物莫努匹韦,就是在去年1月的旧金山年会上被Ridgeback首席执行官发现,当年3月即达成协议,4月启动临床研究,紧接着将该药物的全球权利出售给了默沙东。这种梦寐以求的机会,在旧金山年会上并不少见。

因此,一起步就要对标全球顶尖年会,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活动从10月11日开幕到10月14日落幕,20余场高层级活动、152场高水平论坛,撑起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实力;35位国内院士、4位海外院士,以及86位来自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流科研院校、重点医院的负责人,一齐为产业周站台;和瑞基因一次可早筛六大高危癌种,且灵敏度接近90%的世界最前沿研究成果,率先在上海亮相;86个总投资共计613亿元的项目,实打实地签约落地……

“无论是从专家资源、资本对接、前沿预测还是产业配套等各维度来考量,产业周规格之高,可媲美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论坛,其成效已超越企业期待。”来凯医药董事长吕向阳如此评价。

偶然必然

疫情这一不可控的变量,让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成为时空节点中的偶然;但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产业周在上海“巅峰出道”,又是历史之必然。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早就洞察到了这一必然。

此前,无数跨国药企早已向他“抱怨”:我们的阵地、市场都在上海,何不把旧金山年会挪到上海来?梁治文能一口气罗列六个“到上海”的理由,包括中国老龄化社会所形成的巨大医疗健康刚需市场、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在上海高度集聚、“张江研发+上海制造”体系优势,以及上海完善的政策条件等。另外,在摩根大通的合作伙伴中,全球排名前二十的医疗健康机构中的70%以上已在上海设立中国区总部或研发基地。既如此,他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去美国开会呢?

于是,当产业周主办单位上海市经信委与摩根大通对接后,摩根大通爽快决定:在上海举办首届摩根大通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年会上海论坛。

“这不过是顺势而为。”梁治文说。

箭在弦上

“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企业、资本三方力量的汇聚,这些条件上海都具备。”中科院院士、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蒋华良说。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关注各要素集聚之余,更关注产业生态打造。他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比作“热带雨林”,在这里,不仅集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研发、创新疫苗等多功能于一身,还有临床数据、产品展示、创新加速和风险投资的整体布局,覆盖了从创新研发、临床转化、市场准入、产业出海的全生命周期。

吴金城介绍,上海还出台了若干条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如推动研发用物品及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建立生物医药试点企业和物品“白名单”等。同时,上海高标准规划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布局,“能真正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

沃土之上,企业用脚投票。10月12日,美敦力临港医疗科技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将重点布局高端智能化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和生产服务;此前,阿斯利康在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完成全面升级,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将此次升级定义为“公司全球布局中的重要里程碑”;而此次产业周期间,闵行区与因美纳、安睿迈博、华大基因等10个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到2023年,上海闵行区力争打造成为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和智能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脚步,已被业内公认为“箭在弦上”。

就在产业周开幕前两天,组委会收到一封特殊邮件,发件人是美国科学院院士、CAR-T细胞疗法创始人之一的卡尔·朱恩。他说,他收到了昔日亲密战友赵阳兵教授发来的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邀约,但因疫情原因,他很遗憾无法亲自到场。为表诚意,他专门录制了一条演讲视频。

卡尔·朱恩所提到的赵阳兵,是卡尔·朱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内共事十多年的中国同事。数年前,赵阳兵回国创办上海优替济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演讲视频中,卡尔·朱恩展示了一张他与赵阳兵在美国实验室的合影,他说:“我想把这张照片献给所有美国和中国之间伟大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