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校服采购这件“小事”

校服满意度普遍偏低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各方的难题。有人抱怨校服价格太高,希望在选定校服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但一味压低校服价格,又会影响校服品质,甚至危害学生健康;有人抱怨校服款式太“丑”,却也有人担心太好看的校服会让孩子们“早恋”。在校服的采购中,与校服相关的各方对于选购校服似乎都有话说,但采购中却似乎很难兼顾到各方的意见。

对于学校来说,校服既是进行校园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本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学校对于校服采购应当具有一定的决定权。但是,校服的实际购买者却是广大的家长。家长们对于孩子穿着校服的质量、舒适度,以及校服产品的价格的需求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此外,学生群体作为校服的实际穿着者,对于校服款式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同时,校服行业横穿了教育和服装两个跨度较大的领域。一方面,作为校园美育的一个微小载体,难以进入教育主管部门的日常视线范畴;另一方面,校服的质量与采购监督又因其特殊性区别于流通领域的服装,“多部门、强监管”的管理格局由此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不足的弊端也随着家长和学生对于校服品质、审美需求的升级而日益凸显。

因此,想要购买到一件令人满意的校服,需要教育行政、市场监督、学校、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确保校服采购的公正、公平。“程序正义”做到位了,最终的校服即便还是无法做到人人满意,起码可以在相当程度排除掉“劣质校服”“丑校服”。

在近日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报告,对中国校服采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于校服采购的规范流程提出了建议。在这份流程建议中,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学校、家长委员会、学生和家长乃至于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确保校服采购在程序上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