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央行大量买入中国国债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前十个月,外国对中国国债的投资达到790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新兴债务国。

目前,全球最大的债务国仍是美国。截至2016年底,美国国债高达19.9万亿美元,超过世界上所有现金、黄金、白银储备的总和,是全球一年石油出口总额的25倍。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截至11月底,中国美债持有量为1.15万亿美元。

然而,中国本身也在逐渐成为对其他国家具有吸引力的债务国。今年夏天,中国十年期主权债券收益率达到巅峰——3.65%。尽管12月略有回落,降至3.35%,但仍高于美国十年期债券2.91%的收益率,这是因为对吸引借入资本的投入增加。最近,中国动作频频,积极减少信贷资金规模。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负相关。清偿能力越低,融资越难。这就意味着,债券的收益率越高,它的市场价值就越低。

因此外国央行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外界对中国金融稳定性有信心,毕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摩根士丹利认为,人民币在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平均从2016年的1.07%升至2018年的1.84%。预计到今年年底,外国央行将持有1亿美元中国国债。

一些国家甚至积极持有人民币债券,放弃美元债券。例如,俄罗斯央行为使所持资产多样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将人民币在黄金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提升至5%(230亿美元)。这样一来,在持有中国国债的外国央行中,俄罗斯对中国国债的持有量占比将近一半。

对中国而言,这一方面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积极进展。但另一方面,如果国债规模增长如此之快,中国能否偿清所有债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没有必要担心。

首先,中国国债规模没有那么大。第二,可以按照美国的做法,通过发行新债来解决旧债。重要的是让境外投资者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有信心。

“我认为,现在还不存在这样的风险。中国的债务率和偿债率都是非常低的,而且境外投资者持有的是一种灵活性的债,是债市,流动性非常强,而不是涉及到债务率和偿债率的国家债或企业。就像美国,全球有这么多的国家都持有该国的债券,但是这些国家并不担心美国没有偿还能力。因为美国是“以债养债”,也就是说,美国是通过发行新债来解决旧债。加之中国的外汇储备有3万亿美元,原则上即使对于一个转型国家而言都是充足的。我认为,尽管现在境外投资者看到中国市场,但实际上进入中国的资本还是比较少的,规模并不大,债券大部分基本都是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持有的。”

专家提醒,最重要的是借入的资金用于发展实体经济,而不要沦为投机资本。中国央行不久前更新了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清单,包括30家银行、10家保险公司和10家证券交易公司。这些公司如遇危机可寄望于国家援助,但它们须根据监管部门对资本化、信用水平和清偿能力的特殊要求开展业务。

这一切自然都会使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信心。此外,陈凤英指出,中国逐步放宽外资准入,使经济更加开放。今年世界主权基金和外国央行对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较上年增加1220亿美元。这样一来,中国的证券投资规模首次与直接外资持平。